歡迎訪問豐天鼎業科技有限公司官網!
01智慧社區為什么會越來越火
2020年4月20日,國家發改委正式對“新基建”的概念和內涵作出界定:“新基建”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、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。其中,融合基礎設施是指深度應用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技術,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,進而形成融合基礎設施。發改委表示,未來將統籌推進更多智能交通、智能電網、智慧城市等項目建設,構建適應智能經濟、智能社會發展需求的基礎設施體系。
基于國家在“新基建”層面的指導,智慧社區的建設將受到關注并提上議程。一方面,智慧社區作為智慧城市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,是“新基建”中不可或缺的建設環節。另一方面,智慧社區作為城鎮化發展的新戰略,也是社區管理與服務的創新模式。
作為創新中心發揮基層治理效能的基礎和重要依托,“智慧社區”建設被委以眾望。“智慧社區”通過利用各種智能技術和方式,可以整合社區內人、地、物等信息,以及各類服務資源,助推政務服務、公共服務、綜合治理、公共安全等“增質提效”,實現興業、惠民、善政,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安全、舒適、便利的現代化、智慧化生活環境。
根據《2019年中國智慧社區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》統計顯示,中國有16.44萬個社區,近8億城鎮人口,支撐起智慧社區的萬億級市場。
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吸引下,智慧社區在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各界的關注。
02智慧社區背后的實際意義
智慧社區與智慧城市的步伐高度統一,智慧社區就是智慧城市的縮影,也是其建設落地的觸點,就現階段來講,目前我國正以“符合物業管理服務、政府機構、城鎮居民和商戶市場需求”為出發點和落腳點,以全新信息科技為支撐,以信息基礎設施構建為推動和突破點,以信息化管理數據信息綜合服務平臺為核心內容和關鍵所在,以智能化系統運用為基本和載體,構建小區生態鏈,構建真真正正的智能社區,同時以人作為服務核心,從而帶動智慧社區建設向更高層次和更廣領域深入發展的。
智慧社區從概念到落地所呈現出來的燎原之勢,關鍵還是取決于它能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什么?從目前來看,智慧社區帶來的實際意義有以下4點:
1.提升社區城市居民對新型智慧城市的認同:為社區城市居民提供政務、醫療、家政、繳費等服務項目,提高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,提升社區便民利民服務項目智能化系統水平,努力提高社區城市居民的幸福感。
2.保障基本公共服務:提升政府部門辦事效率和服務能力,充分體現以人為本、服務民生;呈現共享發展、創建多樣化、多層面社區便民服務體系,為新型智慧城市搭建增光添彩。
3.提升基礎設施的規模化和智能化系統:通過數字化和自動化的智能設備,讓社區業主足不出戶,便可享受到各項服務項目,感受高品質生活,以此來實現綠色生態社區建設。
4.擴大政務信息共享:全面提高社區便民服務,徹底民生改善安全可靠和方便快捷,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質量,緩解政府部門施政民生負擔;促進社區治理現代化,促進服務型政府轉型,加快和諧社會搭建。
03智慧社區發展中的痛點
經過多年發展,我國智慧社區建設已有長足進步,并涌現了一批智慧社區建設企業。今年年初,全國爆發新冠肺炎疫情,各大城市普遍啟動了嚴格的基層社區化管理,智慧社區建設真正迎來大考。但由于在大多數城市智慧社區發展尚處起步階段,覆蓋范圍小且技術設施和管理不足,導致疫情期間產生管理效率不高、服務不到位等諸多問題。要真正實現智慧社區的有效落地,全面提升居民生活品質,還有以下幾個痛點需要解決。
1.智慧社區建設缺乏系統性統籌,服務整合能力不足
因各個城市的經濟發展程度不同,受限建設成本、消費水平等因素,致使智慧社區在不同城市和地區間的發展規劃和成果差異較大。同時,參與智慧社區生態建設的主體眾多,包含政府部門、房產開發商、物業/社區運營商、業務提供商、系統集成商等,各方在軟硬件應用、服務提供等方面存在標準不一、各自為政現象,導致智慧社區建設生態分散,服務無法被有效整合。
2.技術配套滯后,缺乏高效的全場景運營及服務
技術能力是智慧社區建設的基礎,但目前相關軟、硬件產品仍無法做到相互兼容,形成有效的數據集成分析,從而限制了各智能產品的協同發展。同時,服務及運營場景的覆蓋過于單一,無法高效且全面的提升社區生活品質。
3.社區仍處于基礎服務階段,居民需求未能一站式即時滿足
由于目前智慧社區建設仍在探索階段,大多數產品應用還停留在滿足物業基礎服務上,只能有限滿足居民生活需求。同時,社區居民的消費、娛樂、生活等需求場景間也存在壁壘,導致無法獲得敏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務提供。
為了鼓勵和推動智慧社區發展,更好地提升我國智慧社區建設水平,將社區管理融入社會體系,全面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,建議從政企共建頂層設計、建立全場景服務管理體制、構建一小時生活圈等方面入手,將智慧社區發展成為政務高效、服務便捷、管理睿智、生活智能的社區新形態。
打造“智慧社區”,悅享智慧生活。用數據說話,用數據管理,用數據決策,用數據創新,必將有力推動社區決策科學化、社區治理精準化、公共服務高效化。如此,高質量、服務型、智能型、宜居型的“有溫度的未來社區”便將呼之欲出,觸手可及。
2025-03-26
第十九屆成都國際水展2025-03-11
2025第27屆山東國際水展2025-02-14
加快建立健全節水制度政策 推進節水事業高質量發展2025-02-06
2025年長江經濟帶水域經濟博覽會2025-01-16
2025深圳國際物聯網展覽會2025-01-09
水利部:南水北調工程通水以來,受水區城市供水保障率得到大幅提升